對於明朝的內閣制度,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。內閣大學士們,其實原本食慾明朝皇帝的顧問和秘書,幫助皇帝整理文件、處理那些無感緊要的事情。但是,從明朝中前期開始,內閣制度逐步壯大,到了明朝統治的中後期,內閣開始凌駕於六部之上,並且侵蝕了六部大部分權力,幾乎架空了六部尚書。那麼,其實並不正式的內閣制度,如何能夠架空朝廷的六部呢?其實,這與明朝的皇權變化有很大的關係。
首先,我們看看內閣和六部出現的時間。早在唐朝統治時期,就已經形成了三省六部制度。三省指的是:中書省、尚書省和門下省,六部則是:吏部、禮部、戶部、兵部、刑部和工部。經歷宋元兩代王朝的磨礪,三省制度已經支離破碎,六部制度則完全保留了下來。在元朝統治時期,朝廷建立了中書省,分為左丞相和右丞相,負責管理六部。公元1368年,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,隨後開始了大規模的北伐,並且成功驅逐了元朝勢力。
不過,明朝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元朝的官員制度。在明朝統治的初期,李善長擔任左丞相,徐達擔任右丞相。但皇權與相權的碰撞,從秦朝一直延續到了明朝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丞相們很不滿,因為丞相侵佔了屬於皇帝的權力。公元1380年,朱元璋殺掉了最後一任丞相胡惟庸,並且廢除了丞相制度。在此以後,朝廷所有的大小事務,都由皇帝朱元璋親自負責。
根據計算,朱元璋每天需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。繁雜的政務讓朱元璋不堪重負,在這樣的環境下,朱元璋建立了內閣大學士制度。內閣大學士分為:華蓋殿大學士、謹身殿大學士、武英殿大學士、文淵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。大學士僅僅是五品官,充當皇帝的顧問和秘書,幫助皇帝整理文件,處理無關緊要的瑣碎事務等等。由於朝廷撤銷了丞相制度,六部尚書從正三品晉陞為正二品,並且直接向皇帝負責。在這一階段,內閣的地位遠遠不如六部。
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以後,自己成為了皇帝,但缺乏處理政務的耐心和能力。從朱棣在位時期,內閣的地位開始提高,雖然仍不如六部,但畢竟出現了重大變化。到了明仁宗、明宣宗在位時期,內閣大學士們已經開始幫助皇帝處理公文。當然,需要皇帝進行硃批和認可。由此可見,此時內閣已經開始慢慢超越六部。在明英宗朱祁鎮之後,由於明憲宗、明武宗幾代皇帝的怠政。
內閣大學士們開始負責朝廷的日常事務和公文的起草,皇帝疏於政務,但又不能讓內閣一家獨大。為了制衡內閣,司禮監的太監們擁有了批紅的權力,也就是替皇帝在奏摺上進行批閱。這就形成了內閣「票擬」、司禮監批紅的模式,截止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時期,內閣制度和司禮監製度已經基本確實。內閣分為首輔、次輔和群輔,司禮監分為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。
內閣和司禮監形成了明朝政治的新格局,從名義上來說,內閣並不是一個正式機構,內閣無權管理內閣,但在實際運作中,內閣已經凌駕於六部之上。按照《明史》的記載:「明制,六部分蒞天下事,內閣不得侵。至嚴嵩,始陰撓部權,迨張居正時,部權盡歸內閣,逡巡請事如屬吏,祖制由此變。」原本屬於六部的權力,被內閣侵蝕大半,出現了「凡百政事,非下部必不可行,不能行」的情況,例如兵部的調兵權、工部的營造權、戶部的度支權等等。從六部尚書改任內閣大學士屬於升遷,因為進入了決策最高層。
一些觀點認為內閣大學士是唐宋宰相群體的延續,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政權。對於明朝的內閣大學士,史料評價為:「雖無相名,實有相職,既有相職,卻無相權,既無相權,卻有相實。」明朝歷史文獻記載:「人嘗謂輔臣(內閣大臣)擬旨,幾於擅國柄,乃大不然。見其所擬,帝一一省攬審定。有不留數字者,雖全當帝心,亦必更易數字,以示明斷。有不符意,則駁使更擬;再不符意,譙讓隨之矣。故閣臣無不惴惴懼者。」
所以說,內閣大學士並不屬於宰相或者丞相,而是明朝皇權獨大框架下出現的特殊產物。在六部中,吏部掌握人事考核和任免的權力,屬於六部中碩果僅存者。其他五部,權力都被侵蝕嚴重。京城的中低級官員們,見到高級官員,一般拱手施禮,但見到內閣大學士和吏部尚書,則是下跪請安。在日常的稱呼中,官員們稱呼內閣大學士為「閣老。」內閣大學士總計有5位,但內閣大學士內部並不和睦。
在5位內閣大學士中,大部分權力都集中在首輔的手裡,至於其他的內閣大學士,空有「閣老」的名號,在實際權力方面,不一定能夠比吏部尚書強。為了奪取首輔地位,閣老們相互爭鬥不斷,史料記載:「嘉靖以來之首輔,莫不由傾軋排擠而得之。」嘉靖、隆慶、萬曆三朝,屬於內閣的輝煌時期。到了明朝統治的末期,天啟皇帝在位時期,閹黨的勢力迅速擴大,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集團,完全壓制了包括內閣在內的文官集團。
進入崇禎皇帝在位時期,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喜歡親力親為的人,在這樣的情況下,內閣的權力開始縮小。清朝入關以後,雖然保留了內閣大學士制度,但已經成為賞賜官員的虛職。如果一位高官僅僅擁有內閣大學士的頭銜,而沒有軍機大臣的頭銜,基本上屬於位高權低的榮譽型官員。曾國藩、左宗棠等重臣,得到了協辦大學士的頭銜,但仍然不能進入軍機處,這是明清兩朝大學士最大的差別。
明朝統治時期,非正式的內閣制度,如何徹底架空了六部?
對於明朝的內閣制度,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。內閣大學士們,其實原本食慾明朝皇帝的顧問和秘書,幫助皇帝整理文件、處理那些無感緊要的事情。但是,從明朝中前期開始,內閣制度逐步壯大,到了明朝統治的中後期,內閣開始凌駕於六部之上,並且侵蝕了六部大部分權力,幾乎架空了六部尚書。那麼,其實並不正式的內閣制度,如何能夠架空朝廷的六部呢?其實,這與明朝的皇權變化有很大的關係。
首先,我們看看內閣和六部出現的時間。早在唐朝統治時期,就已經形成了三省六部制度。三省指的是:中書省、尚書省和門下省,六部則是:吏部、禮部、戶部、兵部、刑部和工部。經歷宋元兩代王朝的磨礪,三省制度已經支離破碎,六部制度則完全保留了下來。在元朝統治時期,朝廷建立了中書省,分為左丞相和右丞相,負責管理六部。公元1368年,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,隨後開始了大規模的北伐,並且成功驅逐了元朝勢力。
不過,明朝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元朝的官員制度。在明朝統治的初期,李善長擔任左丞相,徐達擔任右丞相。但皇權與相權的碰撞,從秦朝一直延續到了明朝。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丞相們很不滿,因為丞相侵佔了屬於皇帝的權力。公元1380年,朱元璋殺掉了最後一任丞相胡惟庸,並且廢除了丞相制度。在此以後,朝廷所有的大小事務,都由皇帝朱元璋親自負責。
根據計算,朱元璋每天需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。繁雜的政務讓朱元璋不堪重負,在這樣的環境下,朱元璋建立了內閣大學士制度。內閣大學士分為:華蓋殿大學士、謹身殿大學士、武英殿大學士、文淵閣大學士和東閣大學士。大學士僅僅是五品官,充當皇帝的顧問和秘書,幫助皇帝整理文件,處理無關緊要的瑣碎事務等等。由於朝廷撤銷了丞相制度,六部尚書從正三品晉陞為正二品,並且直接向皇帝負責。在這一階段,內閣的地位遠遠不如六部。
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以後,自己成為了皇帝,但缺乏處理政務的耐心和能力。從朱棣在位時期,內閣的地位開始提高,雖然仍不如六部,但畢竟出現了重大變化。到了明仁宗、明宣宗在位時期,內閣大學士們已經開始幫助皇帝處理公文。當然,需要皇帝進行硃批和認可。由此可見,此時內閣已經開始慢慢超越六部。在明英宗朱祁鎮之後,由於明憲宗、明武宗幾代皇帝的怠政。
內閣大學士們開始負責朝廷的日常事務和公文的起草,皇帝疏於政務,但又不能讓內閣一家獨大。為了制衡內閣,司禮監的太監們擁有了批紅的權力,也就是替皇帝在奏摺上進行批閱。這就形成了內閣「票擬」、司禮監批紅的模式,截止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時期,內閣制度和司禮監製度已經基本確實。內閣分為首輔、次輔和群輔,司禮監分為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。
內閣和司禮監形成了明朝政治的新格局,從名義上來說,內閣並不是一個正式機構,內閣無權管理內閣,但在實際運作中,內閣已經凌駕於六部之上。按照《明史》的記載:「明制,六部分蒞天下事,內閣不得侵。至嚴嵩,始陰撓部權,迨張居正時,部權盡歸內閣,逡巡請事如屬吏,祖制由此變。」原本屬於六部的權力,被內閣侵蝕大半,出現了「凡百政事,非下部必不可行,不能行」的情況,例如兵部的調兵權、工部的營造權、戶部的度支權等等。從六部尚書改任內閣大學士屬於升遷,因為進入了決策最高層。
一些觀點認為內閣大學士是唐宋宰相群體的延續,其實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政權。對於明朝的內閣大學士,史料評價為:「雖無相名,實有相職,既有相職,卻無相權,既無相權,卻有相實。」明朝歷史文獻記載:「人嘗謂輔臣(內閣大臣)擬旨,幾於擅國柄,乃大不然。見其所擬,帝一一省攬審定。有不留數字者,雖全當帝心,亦必更易數字,以示明斷。有不符意,則駁使更擬;再不符意,譙讓隨之矣。故閣臣無不惴惴懼者。」
所以說,內閣大學士並不屬於宰相或者丞相,而是明朝皇權獨大框架下出現的特殊產物。在六部中,吏部掌握人事考核和任免的權力,屬於六部中碩果僅存者。其他五部,權力都被侵蝕嚴重。京城的中低級官員們,見到高級官員,一般拱手施禮,但見到內閣大學士和吏部尚書,則是下跪請安。在日常的稱呼中,官員們稱呼內閣大學士為「閣老。」內閣大學士總計有5位,但內閣大學士內部並不和睦。
在5位內閣大學士中,大部分權力都集中在首輔的手裡,至於其他的內閣大學士,空有「閣老」的名號,在實際權力方面,不一定能夠比吏部尚書強。為了奪取首輔地位,閣老們相互爭鬥不斷,史料記載:「嘉靖以來之首輔,莫不由傾軋排擠而得之。」嘉靖、隆慶、萬曆三朝,屬於內閣的輝煌時期。到了明朝統治的末期,天啟皇帝在位時期,閹黨的勢力迅速擴大,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集團,完全壓制了包括內閣在內的文官集團。
進入崇禎皇帝在位時期,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喜歡親力親為的人,在這樣的情況下,內閣的權力開始縮小。清朝入關以後,雖然保留了內閣大學士制度,但已經成為賞賜官員的虛職。如果一位高官僅僅擁有內閣大學士的頭銜,而沒有軍機大臣的頭銜,基本上屬於位高權低的榮譽型官員。曾國藩、左宗棠等重臣,得到了協辦大學士的頭銜,但仍然不能進入軍機處,這是明清兩朝大學士最大的差別。